半蝕刻工藝是一種精確控制蝕刻深度的技術,廣泛應用于電子制造、微機電系統(tǒng)(MEMS)和裝飾加工等領域。以下是其詳細工藝流程及關鍵要點:
一、半蝕刻工藝流程
1. **材料準備**
- **基材選擇**:常見基材包括覆銅板、鋁、不銹鋼等,需確保表面平整無污染。
- **清潔處理**:通過化學清洗或等離子處理去除表面油脂、氧化物,增強光刻膠附著力。
2. **涂覆光刻膠**
- **涂膠方式**:旋轉(zhuǎn)涂覆(液態(tài)膠)或?qū)訅海ǜ赡ぃ纬删鶆蚩刮g層。
- **烘烤固化**:預烘去除溶劑,提高膠層穩(wěn)定性。
3. **曝光**
- **掩模對位**:將光掩模(含設計圖案)精準對準基材,避免偏移。
- **UV曝光**:紫外線照射使光刻膠發(fā)生光化學反應,正膠曝光區(qū)可溶,負膠反之。
4. **顯影**
- **顯影液處理**:溶解可溶部分光刻膠,露出需蝕刻區(qū)域。控制時間防止過顯影。
5. **蝕刻**
- **蝕刻液選擇**:根據(jù)材料選用(如FeCl?蝕銅,HNO?蝕鋁)??刂茰囟龋?5-50℃)、濃度及噴淋壓力。
- **深度控制**:通過時間監(jiān)控或?qū)崟r檢測(如激光測厚)確保蝕刻深度(如銅箔的50%)。
- **防側蝕措施**:優(yōu)化蝕刻液流速或使用添加劑減少橫向侵蝕。
6. **去除光刻膠**
- **剝離工藝**:堿性溶液或?qū)S脛冸x劑去除殘留膠層,避免損傷基材。
7. **后處理**
- **清洗干燥**:去離子水清洗后烘干。
- **表面處理**:拋光、鈍化或涂覆保護層(如抗氧化涂層)。
- **質(zhì)量檢測**:顯微鏡檢查圖案精度,輪廓儀測量深度,確保符合設計。
二、關鍵控制參數(shù)
- **蝕刻速率**:由溶液濃度、溫度及攪拌速度決定。
- **均勻性**:設備噴嘴設計及基材放置方式影響蝕刻均勻度。
- **對位精度**:尤其在多層板加工中需微米級對齊。
三、應用場景
- **PCB制造**:制作盲孔/埋孔、柔性電路板的彎曲區(qū)域。
- **金屬裝飾**:手機外殼浮雕、品牌標識。
- **MEMS器件**:微傳感器、執(zhí)行器的三維結構。
- **半導體封裝**:引線框架的局部減薄。
四、半蝕刻工藝的挑戰(zhàn)與解決方案
- **側蝕問題**:采用垂直蝕刻設備或調(diào)整蝕刻液配方。
- **環(huán)保處理**:廢液回收系統(tǒng)及中和處理,符合環(huán)保法規(guī)。
- **高精度需求**:引入等離子蝕刻或激光蝕刻技術,提升微米級加工能力。
半蝕刻工藝通過精準控制蝕刻深度,實現(xiàn)復雜三維結構,其核心在于參數(shù)優(yōu)化與過程監(jiān)控。隨著技術進步,該工藝在微電子和精密制造領域的應用將更加廣泛。